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

體悟太極拳之道-陳華能學員

自社大九十五年秋季班,學習太極拳六期課程以來,投入練習越久,越是感受太極拳理的博大精深,相當體認太極拳是思想拳也是改錯拳,隨著各階段對拳理研究不同的體悟,從抽象中摸索,從了解到實證,對已領略的觀念不斷修正改變,而在尋求證悟時,每每一有新的領悟改正,再經老師驗證方向正確後,除拳架套路更加順暢輕靈外,也在自身健康上獲得助益,進而與同好講解分享,增加了練拳時的趣味與動力;而習拳經年能稍有所獲,自是增進自我成就感,更加確認學習太極拳需得明師教授指導,否則在習拳過程中,恐怕缺一拳理則糊塗終身。

打太極是一種運動,講究身體自然伸展,不追求爆發力與急速跳躍在拳中,運用腹式深呼吸法,加大橫膈膜上下運動幅度,使五臟達到自我按摩效果,進而提昇心肺功能,能讓我們的身體活絡起來,對於養生保健自有所益;但太極拳是拳法,不是體操也不是跳舞,不單只是以肢體為主的簡單運動,在公園裡常見的打太極,雖則有太極拳的拳架套路,外形也很漂亮端莊,但總教人感到平淡無味,缺少內涵和韻味,如此就成太極操了,與太極拳的差異在那?

個人體認需以拳經拳論、十三勢行功心解等為基礎學習,「太極者,無極而生,陰陽之母也」,太極陰陽也,陰陽即虛實也,「虛實宜分清楚,一處有一處虛實,處處總此一虛實,週身節節貫穿,無令絲毫間斷耳」,虛實要分明,不可雙重,「其根在腳,發於腿,主宰在腰,
行於手指」,以腰為軸,丹田為核心,也就是「命意源頭在腰際」,保持中定,所以行拳不能只注重手動、腳動,那僅是外在動,需由內向外帶動,做到節節貫串,猶如陸地游泳般,輕起輕落、靈活自如,如此符合太極拳的要義精髓,方不虛投入學習。

本學期增加推手練習,發現本身不足之處,從深入研讀各太極拳研究的論著後,自覺在初練拳的熱情過後,真正的練拳才要開始,重新檢視自己操作練習正確與否,實際應用拳經拳論之內涵,更加體認太極拳的浩瀚無邊,非一朝一夕所成,要不斷地去練、去悟、去改正,越是深入益加喜樂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