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貪玩,長大後喜歡去旅行,
旅行時,遍訪風土民情,而欣賞建築更是其中一個重點,
過去由於工作及家庭的關係,沒法常去旅行,
現在我每週去旅行!
通常深度旅遊的導遊都會介紹一些藝術建築,身歷其境加上歷史典故的描繪,當地過往生活的片段與建設的演化,彷彿就在眼前,但每當旅遊結束,回歸現實生活不久後,當時的感動不再,智識也難以保留。
現在我每週跟著專業的吳老師去旅行,關懷台灣,遨遊全球。
週週感動,知識也得以累積。
每個學員需求不同是教學上最大的難處,有人只要純藝術欣賞,講到工程技術,問號便充斥腦海;有些人想聽如何選購房子,對於各地的建築演進,對他們可能不重要;貪心如我,全都想要。要照顧好每個學員,真的很難。但是吳老師靈活運用許多引人目光且兼具內容的短片,搭配個人旅遊參訪的剪影以及精闢的講義,成功顧及了每個人。
這堂課從一開始招生就超過預期,甚至有旁聽的。至今即使天寒,仍約有八成到課率。
每次觀看短片,除了被美麗的景象吸引之外,過程中對旁白講述難免有些疑問,暗記問題準備
播完後再問,但往往在影片的後段或老師的補充得到解答,連問都不用問,挺有心有靈犀的感覺。老師總會秀出個人攝影作品,看著那些相片配合老師的講述,想像我們也在現場,其實我也常有衝動,想分享我的傻瓜相片。老師秀的義大利相片是他女兒的旅遊紀錄,他自己從未去過,分享時透著濃厚嚮往的感覺。我不好意思告訴他,我已去了幾次。哈!還想再去。
現代主義的華人代表貝聿銘先生,自認保守、不趕流行、不靠時髦、追求永恆,認為幾何、紋理、色彩是美的要素,但光線對建築是最重要的,光讓建築有了生命,春夏秋冬、晨昏、晴雨 皆有不同的光線情緒,如何利用光來表現自由的概念,更是一門藝術,他在法國前總統密特朗委託的羅浮宮改造工程裡,採用極度透明、反射的玻璃金字塔,為羅浮宮承先啟後、畫龍點睛的改造。
香港中銀大廈也是貝聿銘的代表作品之一,除了繼續讓玻璃與光線共舞之外,為了節省成本而使用三角形鋼構,反而成了特色。他的幾句話:「如果相信我做的事是對的,就不必在乎我是誰。尋找創意不是我的目的,而是在時代、環境裡尋找創意」。令人印象深刻。每個人不管是土生土長還是外來或是過客,都應尊重原本的環境。值得提醒的是,建築的物理環境,除了光,還有溫度、濕度以及聲音。
空間是建築的主角,但是 " Form follow function",不是為所欲為。
有些建築太過華麗、複雜,雖然費時費工費$,但難以使我的目光停駐,也許 「Less is more」,簡潔有力反而吸引人。所謂建築,其實是環境的一部份,最好與歷史、人文、地域特色、自然生態環境相呼應。當然,有時突兀的建築物,也許有其象徵的意義。但對城市而言,依長遠的看法去規劃設計,比個別建築更重要。奧斯曼的下水道規劃,讓巴黎遠離傳染病;公園及林。蔭大道提供城市之肺及新陳代謝;街道傢俱,如海報庭、噴水池、廁所等,使街道不
不會雜亂也不會冰冷。OK. Less is More,不再班門弄斧。對建築藝術有興趣者,請親自入寶山。我個人每天都想去旅行,你呢 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